清华天才刘志宏
在科技创业的汹涌浪潮里,总有一些璀璨之星升起又陨落,惹人喟叹。曾有华为“天才”李一男高开低走,深陷囹圄;如今,清华天才少年刘志宏的故事同样掀起轩然大波。刘志宏一手创立的柔宇科技,估值一度超 500 亿,是全球瞩目的独角兽企业,其所研发的折叠屏技术,甚至领先华为、三星,风光无限之时,谁能料到上个月柔宇公司被深圳中院宣告破产,瞬间从云端跌入谷底。

刘志宏 1983 年出生,自幼便展露非凡天资,学霸气质浑然天成。17 岁那年,他以江西抚州理科状元的身份,昂首迈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。清华毕业后,他奔赴斯坦福大学继续深造,攻读电子工程博士学位。令人惊叹的是,他仅耗时不到三年就顺利拿下博士学位,26 岁的他,成为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系用时最短的华人博士毕业生,这般履历,无疑是各大企业争抢的香饽饽。果不其然,博士毕业的刘志宏入职美国 IBM 公司,出任全球研发中心顾问级工程师与研究科学家,开启了一段不凡的职场征程。

2012 年,年仅 29 岁的刘志宏怀揣壮志,与两位清华校友携手,在美国硅谷、中国深圳和香港同步创立柔宇科技,出任董事长兼 CEO,自此踏上创业的荆棘之路。创业伊始,柔宇科技在刘志宏的掌舵下一路“狂飙”。仅用两年,就发布全球最薄的彩色柔性显示屏及柔性传感器,厚度仅 0.01 毫米,卷曲半径达 1 毫米,业界为之震动;2017 年,首款可搭载柔性显示屏与传感器的柔性可卷曲穿戴手机问世;2018 年,全球第一款折叠屏手机柔派重磅登场,搭载骁龙 855 芯片,分 6 + 128G、8 + 256G 两个版本,售价分别为 8999 元和 9998 元。彼时,柔宇堪称折叠屏手机的开山鼻祖,比行业巨头华为、三星还要早,引得无数关注。自 2012 年成立,柔宇先后斩获九轮股权融资,总额高达上百亿,投资方囊括 IDG 资本、深圳创投、盈科资本等一众专业投资机构,足见柔宇当时的行业影响力。
然而,光环背后,暗礁丛生。柔宇手握顶尖技术,却陷入市场的泥沼。折叠屏手机彼时属于小众产品,即便当下,市场占比也不算高,遑论数年前。柔宇完成从 0 到 1 的技术突破,靠的是刘志宏的科研实力;可从 1 到 10 的市场拓展,这位天才却举步维艰。
2014 年,柔性屏技术发布后,诸多制造公司找上门求合作。但因技术太新,制造商心存顾虑,希望刘志宏先将技术工艺在自家产线跑通再签合同。刘志宏却顾虑重重,工艺配方难以靠专利全然保护,一旦泄密,柔宇恐遭抛弃。于是,他一掷千金,豪掷 110 多亿投建全球首条类六代全柔性显示屏大规模量产线。遗憾的是,折叠屏手机未如预期般火爆,销量不佳,摊子铺得太大,资金链渐趋紧张,投资人见状也纷纷撤资。
祸不单行,刘志宏行事风格也为柔宇的困境“添柴加薪”。2019 年 1 月 23 号,小米总裁林斌宣称做出首款折叠屏手机,刘志宏怒不可遏,当晚就在朋友圈发长文炮轰小米,一场网络口水仗就此打响,不少人指责他情商欠费,公司未壮大便四处树敌。还有那桩“碰瓷华为”疑云。柔宇独立董事刘书威公开称,柔宇初创时华为提出投资、专供柔秀屏,柔宇拒绝了;华为却迅速辟谣,无此投资计划。刘书威身份不凡,是知名财经学者,他这番言论真假难辨,为事件蒙上诡异色彩。
更致命的是刘志宏对公司控制权的执着。资金告急时,经深圳国资委牵线,一家上市公司愿出资救场,但要求刘志宏退出管理层。旁人苦劝,直言这是柔宇求生的唯一出路,可刘志宏坚决不从,誓要握紧公司大权。最终,柔宇没能熬过寒冬,11 月 18 号,因资不抵债被宣告破产,员工工资都发不出。此时,却有人拍到刘志宏现身美国看网球比赛,舆论哗然,有人怒骂其骗子,也有人替他叫屈,认为他一心盼企业成功,只是时运不济,或是太过自负、不懂变通,误判形势,没等到市场成熟。
刘志宏的故事如同一面镜子,折射出科技创业路上技术与市场、资本与管理的复杂博弈。这位昔日天才少年,究竟是命运的弃子,还是自身性格与决策酿成苦果?他的跌宕历程,值得每一位创业者与旁观者深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