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是迷信!明日二月初二“龙抬头”,牢记:吃1样、2切忌、3要做
正月已经结束,很快就到二月初二了,老话说得好:“二月初二龙抬头,万般好运找上头”,二月二也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后,离我们最近,也是我们比较期待的一个节日。而今年的二月二“龙抬头”,正好赶上阳历3月1日月初开头,两个“头”碰到了一起不太容易,预示着一个好开头。
jbo竞博·(中国)有限公司
“二月二,龙抬头,春雨贵如油",这句流传多年的老话,是农耕社会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期盼。《帝京景物略》中有记载,“龙抬头”的说法源于东方苍龙七宿星象变化,农历二月初,角宿初现于地平线,像是巨龙昂首。这时候正好在惊蛰节气的前后,古人觉得蛰伏着的龙王已经醒过来了,准备要开始行云布雨啦。老话也有"龙不抬头天不雨"的说法。

在“二月二,龙抬头”这天,各地都有不同的习俗文化,都是为了在这一天能够“抬起一年好兆头”。老一辈告诉我们在这一天要牢记:“吃1样、2切忌、3要做”,尊重传统。
一、吃1样
吃龙食。我们传统民间饮食文化还是很有创意的,“二月二”将食物都赋予了龙形寓意。春饼因形似龙鳞被称为"咬春龙",《燕京岁时记》里记载,明清时"富贵之家以火腿、时蔬制合菜卷食",北方地区家庭常配豆芽、土豆丝等,据说有"咬得龙鳞开,金银滚滚来"之意。
有些地区面条喻为"龙须",馄饨称作"龙眼",每口食物都是承接龙气的祈愿。江南水乡盛行"吃龙茶",采摘新发的柳芽与明前茶同沏,称之为"青龙饮露"。
二、2切忌
不动尖锐之物。老话有"二月二动针线,扎瞎龙眼下雹年"的说法。古人觉得在这一天用尖锐的东西,容易刺伤“龙目”,会影响龙去行云布雨。民间也有“动针线,戳龙眼,一年无雨田难管”的说法,这主要是农耕时代对一年丰收愿景的期盼。
忌说“困”字。从字形上来说,困”字在甲骨文中象形为“树木被围”,可以理解为为受困、阻碍,这与龙抬头“万物复苏、抬头奋进”的寓意相反。“困”与“困龙”发音相近,龙被困住了,影响了龙需抬头行云布雨。另一层意思则是告诉我们“一日之计在于晨”,说“困”可能是懒散,二月二“早起采龙气”的习俗可是不能耽误了,要早睡早起。
三、3要做
剃龙头。从小就听老人讲"二月二剃龙头,一年都有精神头",对于很多男士来讲,正月里可能是头发最长的一个月,都是等到这天剃头,祈求福星高照、去旧迎新,这也是这一天中最富有深意的习俗,《帝京岁时纪胜》载"二日为龙抬头日,小儿蓄发,俱于上午栉剃"。有些地区给孩子剃"留海"称"开龙门",成人剪发称之为"登云梯"。
敲财。在山东一些地区,二月二晚饭后,各家孩子会用木棍敲打门框或门槛,同时边唱边敲:“二月二,敲门枕,金子银子往家滚;二月二,敲门框,金子银子往家扛。”小孩们会在大街上进行敲击比赛,比试敲打的节奏和歌谣的花样,寓意通过敲击动作象征唤醒财气,祈求新一年财源广进、家财富足,还被认为是敲击声能驱赶霉运,护佑家庭平安。
“二月二,龙抬头”这个妇孺皆知的农历节日,提醒着我们“龙抬头,开好头”,一年风调雨顺,收获满满。那么,在“二月二”这天,你的家乡还有啥习俗呢?评论区一起聊一聊!